农科大动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试验站:建立害虫监测系统,探索发生规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试验站:建立害虫监测系统,探索发生规律

在农业科研界,如何有效地进行害虫的监测与治理,始终是一个核心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试验站的研究成果,为破解这一难题贡献了极具价值的策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试验站坐落于陕西关中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占地面积达6公顷。试验站全年总共捕获诱蛾16856头,平均每碗捕获843头。研究提出了害虫监测系统的设想并已开始实施,这一举措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带来了积极成果。

在农业科研界,如何有效地进行害虫的监测与治理,始终是一个核心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试验站的研究成果,为破解这一难题贡献了极具价值的策略。

试验站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试验站坐落于陕西关中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占地面积达6公顷。该试验站内果树和蔬菜种类繁多,包括苹果、梨等果树品种,以及十字花科、茄科等多样化的蔬菜。此外,花卉种类也超过80种,涵盖了野生品种以及来自国内外的种质资源。由于物种丰富,此地病虫害较为典型,因此成为了科研教学的重要场所。

节肢动物群落分析

这个试验站的节肢动物种类繁多,共有145种,分布在2个纲、11个目和80个科。其中,以植食性动物为主,共有106种;捕食性动物有29种;腐食性动物有7种;寄生性动物有3种。同翅目和鞘翅目等类群的个体数量较多,蚜虫成为了主要的种类。此外,还有一些地下害虫,如华北大黑鳃金龟等。天敌种类丰富,数量也较多,能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

诱蛾情况统计

试验站全年总共捕获诱蛾16856头,平均每碗捕获843头。桃蛀果蛾和棉褐带卷蛾的数量较少,未达到防治标准;而梨小食心虫和金纹细蛾则需要采取防治措施。通过诱蛾数据的统计,我们可以清楚地掌握害虫的发生情况,从而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黑光灯诱杀效果

黑光灯能够吸引并消灭多种害虫,包括8个目的62个科的241个种,总计25731头。这种诱杀方式对铜绿丽金龟等主要害虫效果显著,同时对天敌的影响较小。在食叶类害虫的诱杀中占比较高,通过黑光灯,我们能够掌握害虫的发生规律和成虫的羽化周期,从而实现有效的预测和预报。

糖醋液诱集情况

糖醋液一年内吸引了11860只昆虫,其中以处理Ⅱ(糖、醋、酒、水的比例为6:3:1:10)的诱集效果最为显著。处理Ⅰ主要吸引鳞翅目昆虫,而处理Ⅱ和Ⅲ则更吸引鞘翅目昆虫。不同的糖醋液配比有着不同的诱集效果,这为害虫的监测工作提供了多种选择。

监测系统效益

研究提出了害虫监测系统的设想并已开始实施,这一举措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带来了积极成果。通过了解害虫的生长规律,我们能够制定出综合的治理策略,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收益,同时,这也为大规模农田害虫的监测与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您觉得这套病虫害监控系统在别的农业区域普及会有挑战吗?不妨留下您的看法,点个赞,然后把这篇文章转发出去。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