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大动态

教育部通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团一队智力扶贫新模式

教育部通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团一队智力扶贫新模式

在扶贫攻坚的征程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三团一队”智力扶贫新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模式不仅给贫困地区带来了新的生机,还为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由19个学院党委共同成立了“书记帮镇助力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出的“三团一队”智力扶贫新举措,充分利用了高等学府的智力资源,与地方具体状况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多方协作的扶贫体系。

在扶贫攻坚的征程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三团一队”智力扶贫新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模式不仅给贫困地区带来了新的生机,还为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书记帮镇助力团”组织保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由19个学院党委共同成立了“书记帮镇助力团”。在实施过程中,各学院纷纷投入行动,全力以赴完成帮扶工作。比如,在乡镇对接环节,学院书记们深入调研当地具体情况,结合各自学院的专业特长,为乡镇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依托学院的专业优势,他们有针对性地对产业进行帮扶。借助这个助力团队,我们为全县域的精准扶贫搭建了全面的组织支撑,确保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院领导的高度关注推动了学院资源向扶贫工作的倾斜。他们并非只是走过场,而是切实深入到工作中。面对乡镇错综复杂的实际情况,他们主动协调各种资源,整合学院的人力与物资,切实解决扶贫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产业规划到具体实施,“书记帮镇助力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为达成脱贫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家教授助力团”创新路径

“专家教授助力团”由168位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构成,他们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即“政府、大学、产业园(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各方的优势被有效整合,从而提升了扶贫工作的效率。政府负责整体的统筹和协调工作,学校则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产业园(合作社)提供产业发展的平台,而贫困户则通过参与其中获得相应的收益。专家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农业种植和养殖等行业中给予了科学的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专家们亲自走进田间地头,耐心地教导贫困户种植技术。以合阳县为例,他们依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引导农民种植适合的作物,从而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借助这种新型的产业扶贫方式,贫困户得以切实参与到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稳定地增加了收入,从源头上解决了贫困问题。

“研究生助力团”精准帮扶

该批次共有101名优秀的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组成了“研究生助力团”。他们被派往指定县基层单位担任副职领导,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每位成员负责联系一个贫困户,这样的安排让帮扶工作变得更加精确。每半个月举行一次工作例会,这让他们能够及时沟通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研究生们每月深入农业园区,了解产业发展动态,同时每月举办活动,加强与贫困户的交流。在每届任期结束时,他们撰写调研报告,对扶贫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规划后续工作。每位研究生都负责指导和管理示范田,亲自参与农业生产,为贫困户提供直观的示范。他们还在扶贫工作中搭建了学校与当地之间的联系桥梁,有效提高了扶贫工作的精准性。

“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本土力量

陕西省合阳县在农业和教育等领域挑选了本地人才,成立了“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这些人才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他们与“三团”紧密协作,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推动产业发展时,他们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在与“三团”的协作中,他们不仅引进了外部的技术和理念,也帮助“三团”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需求。

这支服务队是扎根乡土、致力于贡献的“永久牌”人才。他们长期在本地深耕,不断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在传授农业技术、提供教育援助等方面,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和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为脱贫事业贡献了力量,成为助力当地脱贫的关键力量。

模式成效显著

在“三团一队”扶贫模式的推动下,合阳县的贫困状况有了显著好转。据数据表明,该县的贫困率从2017年的13.2%降至2018年的1.41%,并在2019年5月成功实现了脱贫目标。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成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采用的扶贫模式不仅让合阳县的民众得到了实惠,同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这种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认定为具有积极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优秀经验和典型,同时入选了“第四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它向全国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做法,充分展现了智力扶贫模式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实施上的可行性。

模式意义与启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出的“三团一队”智力扶贫新举措,充分利用了高等学府的智力资源,与地方具体状况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多方协作的扶贫体系。这一模式启示我们,在扶贫事业中,创新至关重要,要整合资源,有的放矢。对于高校来说,应主动投身社会服务,把科研成果有效应用于扶贫实践。地方应巧妙利用外部资源,并且注重本土人才的培育,从而构建一个能够持续推动脱贫的机制。

这种模式给我国的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生机,彰显了高校在社会服务、扶贫攻坚中的责任与担当。它不仅帮助贫困地区解决了眼前的贫困问题,更为这些地区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盼能有更多这样的创新模式出现,以推动我国的扶贫事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你觉得“三团一队”的扶贫策略在哪些细节上可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我们点赞以及转发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