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大动态

地处陕西杨凌的教育部直属985、211高校,1934年建校肩负兴农重任

地处陕西杨凌的教育部直属985、211高校,1934年建校肩负兴农重任

在这片土地上,坐落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该大学由教育部直接领导,并且是“985工程”和“211工程”中的重点建设高校之一。2017年,该校有幸成为首批被纳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与七个省院局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促进合作,全力支持该校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农业大学。目前,已有34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精英人才培养基地”也加入了教育部基础学科精英人才培养计划2.0。

悠久历史与卓越地位

杨凌位于陕西,是农耕文化的摇篮,同时也是我国国家级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这片土地上,坐落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该大学由教育部直接领导,并且是“985工程”和“211工程”中的重点建设高校之一。2017年,该校有幸成为首批被纳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高校行列。2022年,它成功进入“双一流”第二轮的名单,同时,还具备两门突出的学科优势。

2019年,教育部与七个省院局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促进合作,全力支持该校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农业大学。这一举措为学校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标志着学校步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

一流本科教育成果

学校对卓越本科教育非常重视,积极促进“新农科”的发展,成果斐然。目前,已有34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精英人才培养基地”也加入了教育部基础学科精英人才培养计划2.0。这些基地和专业为学校培养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机构设有国家级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育基地,设有三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十二个特色鲜明的国家级专业,以及八个纳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成长环境。

杰出人才培养贡献

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人数已接近三十万。其中,有28位校友荣膺两院院士荣誉,他们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均表现出色。这些杰出校友充分展示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雄厚实力。

许多毕业生在农业技术和农村经济方面取得了卓越成绩,这些成绩使得学校在该领域的名声大增,同时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科研成果显著

学校合并后,我们始终铭记对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我们踊跃加入西部大开发的队伍,站在最前沿。在科研领域,我们取得了显著成绩,荣获国家级科技奖44项。同时,我们成功领导并完成了99项省部级一等奖项目,还拥有2750件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这些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的进步。

这些成果涉及了培育新的作物种类和保卫农业环境等多重领域,它们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支持和技术依据。

社会服务功能强大

学校主动承担社会义务,努力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产业,并提供产业化方面的帮助。学校参与了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科技现代化的进程,创建了“三团一队”的援助体系。该体系已被国家确认为示范典型,在过去的六年里,中央单位对其帮扶工作的评估中,收获了众多好评。

我国设立了第一个专门研究新农村发展的研究院,并且增设了众多研究院与学院,目的在于为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智力支持与协助。

国际交流合作广泛

学校携手美国多所高校,共同推进三项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同时大力支持“一带一路”战略。与杨凌示范区合作,打造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与培训的示范性中心。另外,学校主导成立了众多机构,在上合组织大学现代农业领域担任了领导者的地位。

学校的国际声望因此得到了提升,师生们得以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学术活动,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因此实现了显著的进步。

你觉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国际交流方面有哪些拓展空间?欢迎点赞、转发,并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共同讨论。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