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则强在国际遗传学期刊发表关于黄瓜叶色复绿机制的研究论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则强在国际遗传学期刊发表关于黄瓜叶色复绿机制的研究论文
近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系的2021级本科生黄则强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在中科院一区顶级期刊TAG上发表了研究成果。该期刊在园艺学和植物遗传学领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黄则强的论文提到,黄瓜叶片恢复绿色时,基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一发现为叶绿体的发育以及光合作用的调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这种紧密联系是基于叶绿体与核基因之间的相互反馈调节机制。
本科生科研创佳绩
近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系的2021级本科生黄则强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在中科院一区顶级期刊TAG上发表了研究成果。该期刊在园艺学和植物遗传学领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黄则强的论文提到,黄瓜叶片恢复绿色时,基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一发现为叶绿体的发育以及光合作用的调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深入科研实践路
从大二起,黄则强便加入了刘汉强老师指导的蔬菜研究小组,还投身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他参与的校级项目也以优异成绩顺利结项。到大三,他更加专注科研,发现黄瓜幼苗叶片在初期可能因基因突变而变黄,但随后又能逐渐恢复绿色。研究显示,在叶绿体基因转录环节中扮演核心角色的编码RNA聚合酶σ因子,其再绿化步骤与光合作用基因的转录调控紧密相连。这种紧密联系是基于叶绿体与核基因之间的相互反馈调节机制。
承担核心任务多
黄则强是这篇论文的首要合作者,主要负责基因遗传的定位、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分析以及转录组数据的解读等工作。他对高通量测序等先进技术非常熟悉,在论文的撰写和修改过程中也做出了不少贡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及美国农业部USDA-ARS等机构共同完成了这项研究,这一成果充分展现了该校园艺学科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学院培养模式显效
园艺学院最近实施了涵盖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连贯教育体系,并规定所有本科生需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学院倡导学生及早加入课题组和研究活动,力求早日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借助多个研究团队和园艺科学研究中心等科研资源,学院助力本科生在科研上有所突破,致力于培育具备多种才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持续科研再发力
大四那年,黄则强投身于刘老师实验室,致力于黄瓜关键基因Csrf1的研究,包括遗传定位和功能分析。他计划在本科毕业前完成这项工作,并力求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这三年来,他始终保持着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此外,他还计划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刘老师实验室深造。
未来发展新展望
将来,学院将不断鼓励本科生投身科研领域,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这些学生正积极推动我国园艺科技的进步,且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黄则强同学的科研成就显示出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更多本科生能在科研领域展现自己的才能。
园艺学院的教学方式,您认为这对培育更多园艺领域的杰出科研人才有帮助吗?若您有见解,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同时,也请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给予支持。